主持人:青顏如風 嘉賓:王荀 ![]() 三門峽作家王荀 楊展 攝 ![]() 掃描左側二維碼 可觀看訪談視頻 主持人:各位讀者,各位網友,大家好!歡迎來到《崤函作家訪談》,本欄目由河南三味奇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冠名。我是主持人青顏如風。 今天我們為大家邀請到的嘉賓是中國微型小說學會會員,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、三門峽作家王荀。 王荀:大家好,我是王荀。 主持人:您是“60后”,寫作已經有30多年了,還記得第一部作品的發表時間嗎?背后有什么故事? 王荀:我出生于盧氏縣徐家灣鄉干溝村,從小就愛讀書,每次寫的作文,都被老師當作范文來讀。后來,我當過村干部、代課老師,也承包過工程。1994年,我進入靈寶市文聯工作,直到2016年5月退居二線,其間我一直沒有離開過文字工作和文學創作。 第一篇作品的發表,我至今難忘。那是1984年3月,盧氏縣舉辦了一次劇本征稿活動,我寫了一個小戲曲劇本,通過鄉文化站報上去。同年9月,縣文化局組織作者召開劇本分析會,就在那次會上,我認識了一位老師名叫劉書衡。劉老師平易近人,經常指導我創作,后來,劉老師調到青海石油報社當副刊編輯。我寫了一篇反腐倡廉小說《完璧歸趙》,經過反復修改,于1986年11月8日發表在《青海石油報》上,還收到20元稿費,我高興極了,在當時,20元可是一筆不小的收入。 主持人:您在2018年出版了中短篇小說集《扶貧縣長》,為什么會想到寫這樣一部作品?有什么創作背景嗎? 王荀:2016年,我接到盧氏一位朋友的電話,要我幫忙寫一個小品劇本。還說,盧氏縣剛救助了一位貧困女童,事跡特別感人,希望我以此為原型寫個劇本。就這樣,我走進盧氏縣范里鎮王窯村,見到了剛康復出院的女孩。這個女孩患有先天性疾病,父母為此花光積蓄,欠了很多外債,家庭十分困難。脫貧攻堅戰打響后,從河南省扶貧辦到盧氏縣掛職的縣委常委、副縣長岳愛華了解到她的情況后,積極聯系醫院和專家,免費為其進行多次手術,直至女孩康復。這個故事深深地打動了我,回來后我就寫出了情景劇《愛滿人間》,在2017年盧氏縣春晚演出后,深受好評。后來,我又以這件事為主線,增加了修建貧困村道路、解決老上訪戶難題等多個情節,創作完成了中篇小說《扶貧縣長》,幾經修改后,投給了《奔流》主編張富領老師。不到一周時間,張主編回復說,這篇小說主題突出,時代感強,是反映脫貧攻堅的好作品。2018年,通過這篇小說,我深刻認識到,作家只有深入生活、扎根人民,用心用情用功抒寫偉大時代,才能挖掘基層鮮活的感人事例,創作出有正能量、有感染力,溫潤心靈、啟迪心智、群眾喜聞樂見的作品。 主持人:這些年您一直在小說領域躬耕,近年創作了上百篇小小說,尤其值得一提的是“虢州系列”作品,在我看來其風格獨特,是具有地域性標識性的小小說作品,跟大家聊聊吧! 王荀:在靈寶市文聯工作的近30年中,我主要是寫新聞,偶爾也在報刊上發些文學作品。退居二線后,我又重新拾起筆來搞文學創作。2018年6月,在一次重點作家培訓班上,我有幸聆聽了河南省作協副主席、金麻雀網刊主編楊曉敏老師,中國作協會員、《洛陽晚報》小小說欄目編輯劉建超老師的講座,對小小說產生了濃厚的興趣。連續參加四屆金麻雀作家班后,我更加愛上了小小說。兩年多來,在《小小說月刊》《百花園》等刊物發表數十篇小小說,其中《六指楊》《三八二十三》兩篇小小說分別被《小說選刊》轉載,《六指楊》還進入了河北省張家口市、福建省漳州市高中語文模擬試卷。 馮驥才的《俗世奇人》多以清末天津市井生活為背景,素材均為流傳津門的民間傳說,故事生動有趣,令人難忘。我想,靈寶古稱弘農縣,屬虢州管轄,可以寫個虢州系列。為此,我查閱了《元和郡縣志》,了解那時候人們的飲食起居和風俗習慣,以現代人的視野,通過小小說的形式,去打撈、整合、想象那段時光里的風土人情,把一個個具有傳奇色彩的人物挖掘展示出來,給人以啟迪、智慧和力量。于是,我創作了《裝裱侯》《牡丹花》《一針郝》《梅婆李》《擺渡劉》等一批小小說作品,在各地報刊發表后,有的被《作家文摘》《小小說選刊》《傳奇·傳記文學選刊》轉載,有的被選入高中語文模擬試題。我家搞書畫裝裱20多年,各種裝裱技巧早已熟記于心,但我在寫《裝裱侯》的時候想,那個年代沒有裝裱機,肯定只能依賴手工,為了掌握純手工的裝裱技巧,我專門去西安書院門學習,掌握操作要領,這樣做的目的,就是想達到藝術的真實。 主持人:寫了這么多年,有什么經驗和大家分享?在寫作這方面你理想的狀態是怎么樣的? 王荀:我認為,寫好小說,一要有靈感。靈感是產生作品的源泉,是作家認識社會、反映社會綜合能力的集中展現。然而,并不是每一個靈感,都能寫出有分量的作品。再好的靈感,如果不去進行深入后續的思考,不去加工、提煉、延伸、拓展,也只能是曇花一現,水過地皮干,寫不出好的作品。 二要不斷創新。小小說創作貴在創新,難點也在創新,既不能重復自己,更不能重復別人。小說的結構、表現形式,都要新穎,既出人意料,又在情理之中,就像下棋一樣,要多往前看幾步,多往深處想幾層,多轉幾道彎,在“巧”與“妙”上下功夫,在“新”與“奇”上出高招,文喜高山不喜平,就是這個意思。 三要有靈性。靈性就是悟性,是作品表達的核心所在。只要心中有陽光,看到哪里都是燦爛。寫出的作品要有溫度,能體現人性的光輝,起到鼓舞人心、提振精神、催人上進、啟人心智的作用。 小說就是用色彩斑斕的文字,寫出青翠欲滴的作品,凸顯人性之美,給人以向上向善的力量。 當作家是我從小的夢想,不論成果如何,我都會一如既往地寫下去。“念念不忘,必有回響”,我相信只要持之以恒,生活一定會給你驚喜。 讀書使人明理,寫作使人充實。我希望能用新穎、獨特的藝術形式,去表現色彩繽紛的美好生活。 ( 編輯:wlh ) |
心懷陽光 書寫燦爛
來源: 發布日期:2022-05-17 打印

- 上一條:嫘祖與靈寶的淵源
- 下一條:“書香三門峽·好書月月薦”